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应急管理 > 应急预案

2017年《湘潭县山洪灾害防御预案》

发布日期:     来源:

    

  潭县汛字〔2017〕8号

  关于印发《湘潭县山洪灾害防御预案》、《湘潭县

  山洪灾害紧急避灾预案》的

  通        知

  各乡镇防汛抗旱指挥部、县防汛抗旱指挥部成员单位:

  为认真做好今年的山洪灾害防御和紧急避灾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县防汛抗旱指挥部根据省、市防汛抗旱指挥部的要求编制出了《湘潭县山洪灾害防御预案》、《湘潭县山洪灾害紧急避灾预案》。现印发给你们,希你们严格按预案要求落实到位。

  2017年3 月 30日

  湘潭县山洪灾害防御预案

  一、总  则

  为有效地防御因降雨引发的山洪、泥石流、滑坡等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损失的灾害,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避免群死群伤事件的发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地质灾害防治条件》、《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等有关法律法规,按照“坚持科学发展观、体现以人为本、以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为首要目标”的宗旨,贯彻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防、抢、救相结合的方针,结合我县的具体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二、基本情况

  湘潭县地处湖南省中部,湘江下游西岸,南岳山的北麓,长衡丘陵盆地的北段。全县辖17个乡镇,232个行政村。境内有湘江、涟水、涓水流经,形成西北、西南、东南三面高,中部和东北部低,向东北湘江开口的倾斜盆地。西南之昌山、海拨755.1 米,为全县的最高处;东北涟水与湘江汇合处的万家赛,海拨33.6米,为全县的最低处;县内地势高低起伏;山、丘、岗、平地貌类型齐全,地层从震旦系到第四系均有出露,岩性主要以变质岩、碳酸盐岩、红砂岩、砾岩为主。

  全县有5座中型水库,25座小(I)型水库,103座小(II)型水库,2处中型河坝,28条堤垸116.8公里,55条撇洪渠194公里,山平塘5.94万口。

  县境内温、光、水等气候资源水平差不明显,属中亚热带东部季风湿润气候区,年平均日照总时数为1705小时,年平均气温在17.4℃,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350mm,降雨集中在3-7月,日降雨量最大188mm,暴雨多集中在青山桥、石鼓、分水、乌石、茶恩、白石等乡镇。

  三、危险区、安全区的划分

  根据地形地貌及降雨分布特点,以及历年来山洪发生的规律,将我县青山桥镇、石鼓镇、分水乡、茶恩寺镇、白石镇、乌石镇、射埠镇、花石镇、排头乡、中路铺镇、划分为山洪灾害危险区,谭家山镇、锦石乡、石潭镇、杨嘉桥镇、河口镇、云湖桥镇、易俗河镇划分山洪灾害安全区。

  四、组织指挥体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的要求,防汛抗洪工作实行各级行政首长负责制,统一指挥,分级分部门负责。

  县山洪灾害防御指挥部组织人员名单如下:

  政    委:傅国平

  指 挥 长:段伟长

  副 政 委:周艳希   尹明忠

  副指挥长:陈  义    贺玉良   杜孟洋    吴  能

  成    员:黄  鑫   朱良红    赵迎新    张拥军

  周  军    陈一新    成  凯    黄旭术

  罗刚强    赵龙江    韩铁军   王铁钢

  易剑光 邓高燕    张环球    王厚沣

  李  鹏    谭卫兵    陈晓雷    肖  军

  陈金红   贺卫文   周小兵    周  湘

  杨  林    肖尽红    章建新    王  珊

  黄宏伟    林志勇

  指挥部下设监测组、信息组、转移组、调度协调组、保障组、应急抢险队等,其办公地点设在县水务局二楼,办公电话:57881511,传真:57888048

  县山洪防御指挥部,负责全县山洪灾害防御工作的统一领导和组织。监测组由国土局、射埠水文站组成,负责监测水位、泥石流及滑坡点的位移等信息;信息组由气象局、水务局及相关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组成,负责雨量、气象信息的预测预报及收集整理分析,掌握暴雨洪水预报、降雨、泥石流、滑坡、水利工程险情等信息,及时为领导指挥决策提供依据;转移组由民政部门及乡镇、村组负责人组成,负责按照指挥部的命令及预警通知,做好受威胁群众按预定的路线和地点转移的组织工作,负责转移任务的责任人要一个不漏地动员到户到人,同时确保转移途中和安置后的人员安全;调度协调组由指挥部主要领导及办公室成员组织,负责水利工程的调度运用、抢险队员的调配,调度并管理抢险救灾物资、车辆等,负责善后补偿与处理;保障组由财政局、民政局、卫计局、商务粮食局、公安局、国土局部门组织,负责临时转移群众的基本生活和医疗保障的组织工作,负责被安置户原房屋搬迁建设及新的房基地用地审批手续的联系等工作;应急抢险队由县人武部负责组建和培训,在紧急情况下听从命令进行有序的抢险救援工作;信号发送员在获得险情监测信息或接到紧急避灾转移命令后,立即按预定信号发布报警信号。

  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各成员单位按其职责各负其责。

  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负责指挥部的日常工作。

  17个乡镇分别按要求成立山洪灾害防御指挥部,乡镇主要领导任指挥长,主管领导任副指挥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下设信息监测、调度指挥、人员转移、后勤保障等工作组和应急抢险队。在县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开展山洪灾害防御工作,具体领导和组织好本乡镇和村组的山洪灾害防御工作,负责组织编制乡镇、行政村山洪灾害防御预案,由乡镇人民政府批准并及时公布,并报县级防汛抗旱指挥部备案;组织开展山洪灾害防御培训和演练工作;切实加强对危险区、隐患点的监测巡查,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向有关部门汇报,并采用相应的应急处理措施。村一级成立山洪灾害防御工作组,负责本行政村内降雨监测、预警、组织人员转移和抢险工作。

  五、监测预警

  1、山洪灾害雨、水情临界值确定

  根据历史山洪灾害发生时的降雨情况,确定青山桥镇、石鼓镇、乌石镇、射埠镇、花石镇、排头乡、中路铺镇、分水乡、茶恩寺镇、白石镇等地可能发生山洪灾害的降雨临界值为40mm/h。

  2、实时监测

  湘江、涟水、涓水的水位由各堤委会负责监测,各水库的水位由水库管理所、水管站或所在村负责人负责监测;降雨量由县气象局负责预测预报和统计。各地降雨量在30mm/h以上及时向县防指汇报。

  3、通信

  通信方式采用传真、电脑、电话、短信等方式。加快县级山洪灾害防御监测预案系统建设。

  4、预报预警

  气象预报由县气象局发布;水文信息由县水文局和县水务局共同发布;泥石流和滑坡等地质灾害预报由县国土资源局发布。局部的水库水位预报、江河水位预报由县水务局发布。

  县防办接到暴雨天气预报,立即向县防指有关领导汇报,并将暴雨预报信息转发给相关乡镇和重点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山洪灾害防御预警程度由县防汛指挥机构发布。按照县-乡镇-村-组-户的次序进行预警。如遇紧急情况(滑坡、水库、山塘溃坝等)村可直接报告县防汛指挥部和乡镇防汛指挥部,直接发布预警信号。信号采用电话、手机短信、放铳、敲锣、广播相结合的办法。

  六、转移安置

  对已确定需要转移的人员,按照先人员后财产、先老弱病残人员后一般人员的原则有组织的转移。

  转移的地点、路线的确定遵循就近、安全的原则,由乡镇、村两级确立好安全转移路线图。汛前对拟定好的转移路线、安置地点要经常检查是否畅通,如有异常要及时修补,修补不了的要改变转移路线。村委会要将群众转移安置名单、转移安置图张贴并告知村民。

  当交通、通讯中断时,由乡镇负责将山洪灾害预警及转移线路通知到村,村负责通知到人。

  转移工作采取层层包干负责的办法实施。包干责任制即按县防汛岗位责任制执行。

  七、抢险救灾

  一旦发生险情,在及时向上一级防汛指挥部报告的同时,根据险情大小程度,县、乡应急抢险队伍迅速投入抢险救灾,确保灾区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把财产损失降到最低程度。紧急情况下可以强制征用和调配车辆、设备、物资等。发生灾情时,首先把被困的人员迅速转移到安全地带。如遇人畜伤亡,及时抢救受伤人员,清理、掩埋人畜尸体。对紧急转移的人员作好临时安置,安排好住宿、食物。对灾区作好卫生防疫工作。迅速抢修水、电、路、通信等设施,对水毁工程通过认真规划设计后迅速组织恢复。对可能造成新的危害的山体、建筑物等安排专人监测、防御。

  八、保障措施

  汛前,由乡镇组织人员对所辖区域进行全面普查,对发现的问题登记造册,及时制定处置措施并上报,同时对可能引发山洪灾害的工程、区域等安排专人负责防守。县防汛指挥部对乡镇上报的问题作出处理意见,并对执行情况及时组织督查和指导。

  利用会议、广播、电视、墙报、标语等多种宣传形式,向辖区内群众进行宣传,做到防山洪灾害知识防御家喻户晓。危险地段要设立警示牌。

  组织居民熟悉转移路线及安置方案。组织区域内人员开展实战演练。

  湘潭县山洪灾害紧急避灾预案

  一、总则

  根据市防汛抗旱指挥部的工作要求,结合我县的实际情况,在发生灾害时,应尽快将群众撤离险区,避免人员伤亡,最大限度地减少山洪灾害造成的损失。现编制出2017年山洪灾害紧急避灾预案。

  二、紧急避灾的目标和任务

  山洪灾害防治的基本方针:以防洪抗灾的总方针为前提,贯彻以“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的方针,采取积极有力的防御措施,团结治水,共同抗灾,力求减轻山洪灾害的影响和损失,特大暴雨避免群死群伤,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稳步发展。

  三、紧急避灾方案

  ㈠灾害区域的划分

  根据灾害发生可能性的大小及危害程度不同,分为重点警戒区和一般警戒区。

  一般警戒区:将云湖桥镇、石潭镇、杨嘉桥镇、河口镇、锦石乡、谭家山镇、易俗河镇划分为山洪、山体滑坡区的一般警戒区。

  重点警戒区:青山桥镇、分水乡、石鼓镇、花石镇、排头乡、乌石镇、射埠镇、中路铺镇、茶恩寺镇、白石镇划分为山洪、山体滑坡区的重点警戒区。

  ㈡抢险队伍及职责

  1、常备队:由受山洪灾害危害区内的乡镇、村、厂矿企业居民、民兵和青壮年组成。队伍由各乡镇、村组织并登记造册。

  2、抢险队:由各乡镇选拔有经验的人员参加,发生险情时,可迅速投入战斗。

  3、机动队:由人武部负责组织,要求训练有素、组织严密、反应迅速、战斗力强、人员稳定、拥有必备的交通运输和施工机械设备。

  ㈢紧急避灾的预警方案

  如出现以下几种情况,按县—乡(镇)—村—组的次序在最短的时间内发出紧急避灾信号:

  1、气象水文指标达到警戒数据,接市防汛指挥部信息或命令,立即向相关的乡镇防汛抗旱指挥部发出警戒暴雨、水文信息,乡镇防汛抗旱指挥部应迅速向县防指报告最新信息。

  2、工程监测发现险情,即水库、塘坝、渠道的洪水即将漫顶和坝体出现裂缝、内外滑坡,有溃决可能时,工程防汛责任人及技术负责人及时作出现场监测报告后,及时向当地防汛指挥部报告,当地防汛抗旱指挥部发出警戒信号,设立警示标志,并将情况报县防指。重点工程、特大险情由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向有关单位、部门和受灾区发出警戒信息,有关单位立即组织人员现场监测报告。

  3、地质监测发生险情,由国土部门向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发出即将出现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的警戒信息。

  4、特殊紧急情况下,可由工程单位及当地村、组负责人直接发出紧急转移信号,同时向县防指报告。

  ㈣信号的发送手段和责任人

  在汛期,县、乡镇防汛指挥部及工程管理机构安排专人实行24小时值班,实时监测雨情、水情、工情。紧急避灾区的信号发送分为鸣锣、放铳、电视、喇叭、电话、短信五种。县、乡、村责任人在接到紧急转移命令或获得严重的监测信息后,必须紧急向责任区发布信息,按照责任分工履行职责;同时县防汛抗旱指挥部通过电视、广播发布避灾信息,通报灾情、雨情。

  ㈤转移安置原则、路线

  1、转移路线按就近、迅速、安全的原则进行安排,转移方式采取县、乡镇、村干部层层包干负责的办法,具体线路见各乡镇的山洪灾害紧急避灾预案。先转移重点灾区,后一般灾区;先人员后财产;先老弱病残人员后一般人员。

  2、转移人员安置采取集中、对户、搭棚三种安置方式。

  3、信号发送责任人和转移责任人必须最后离开灾害发生区。

  ㈥转移安置任务分工

  山洪灾害紧急避灾由县防办负责信息发布,由人武部、各乡镇、村负责组建精干的抢险队伍,负责救人、抢险等紧急行动,交通运输由县交通局负责,医疗卫生由县卫生局负责,救灾物资发放由民政局负责。

  ㈦转移安置的纪律

  1、服从命令,听从县指挥统一指挥;

  2、坚守岗位,勤政务实,领导小组成员、各级指挥部成员及监测员、值班人员不得擅自离岗。

  3、雨情、水情、灾情及工程报告必须及时,有险速报,会商及时、迅速,指挥果断。

  4、对瞒报、漏报者必须追究其责任,对玩忽职守者从严查处,对贻误战机、酿成恶果者绳之以法。

  四、组织机构及职责

  ㈠组织机构:

  1、县级成立湘潭县紧急避灾指挥部,指挥部成员名单如下:

  政    委:傅国平

  指 挥 长:段伟长

  副 政 委:周艳希   尹明忠

  副指挥长:陈  义    贺玉良   杜孟洋    吴  能

  成    员:黄  鑫   朱良红    赵迎新    张拥军

  周  军    陈一新    成  凯    黄旭术

  罗刚强    赵龙江    韩铁军   王铁钢

  易剑光   邓高燕    张环球    王厚沣

  李  鹏    谭卫兵    陈晓雷    肖  军

  陈金红   贺卫文   周小兵    周  湘

  杨  林    肖尽红    章建新   王  珊

  黄宏伟    林志勇

  指挥部下设监测组、信息组、转移组、调度协调组、后勤保障组、应急抢险队等,其办公地点设在县水务局,办公电话:57881511,传真:57888048

  2、各乡镇分别成立乡镇紧急避灾指挥部,主要责任人如下:

乡镇名称

政委

指挥长

副指挥长

技术责任人

云湖桥镇

刘奇志

彭光宇

史江宏

熊亚湘

石潭镇

王富强

冯传强

莫  凌

冯志军

乌石镇

唐智锋

周波

肖铁光

鄢永红

杨嘉桥镇

何金强

马勇根

董继兵

周海清

河口镇

欧阳钧

周海洋

段  斌

徐  江

射埠镇

符念龙

向海军

谭思恩

齐万丰

锦石乡

戴  勇

何  敏

方新奇

梁利民

排头乡

许伟成

唐晓坤

周剑波

胡灿坤

花石镇

陈建强

苏征峰

张  伟

马新宇

分水乡

彭均赞

陈万春

冯俊军

陈争光

石鼓镇

陈虎彪

彭进高

曾纪兵

杨泽球

青山桥镇

胡  卫

张  宏

任志文

谭伟明

易俗河镇

陈  赞

黄宏伟

胡  勇

张三明 彭子文

谭家山镇

何海军

周冬林

胡海军

李厚林

中路铺镇

李洪运

陈泽锋

梁  军

邓坤林

白石镇

贺斗志

王 鑫

王  峰

谢红杜

茶恩寺镇

尹  忠

刘江华

马人君

黄国华

  ㈡职责:县防办负责山洪灾害紧急避灾指挥部的日常工作,负责雨情、水情、灾情的信息发布,督查防山洪措施落实情况。下达指挥部的命令,对各成员单位实行综合调度。

  五、紧急避灾准备工作

  1、建立防汛检查、巡查制度,检查情况登记造册,加强对重点地区的巡查力度和防守。

  2、做好宣传发动工作,增强山洪灾害防御意识。及时召开山洪灾害领导小组成员会议,广泛宣传积极防御山洪灾害的重要性及具体措施,帮助群众建立山洪灾害监测和报警网络,使灾区群众掌握简单的查灾、防灾知识,熟悉避灾信号和转移路线,并备好手电、雨衣等各种应急物品。

  3、落实工程措施,恢复水毁工程,完成山洪防治重点处的险工险段加固。通过加强水利工程建设,提高抗灾能力;做好水库除险保安工程建设,提高调洪能力;加强水库洪水调度,发挥减灾作用;搞好水土保持工作,治理中、小河流,防止水土流失;搞好高标准塘坝建设,提高塘坝抗御暴雨山洪的能力;对有明显滑坡征兆的陡峭山坡的地质灾害进行实时监测和治理。

  4、做好非工程措施。做到每一个山洪灾害易发村一个预案,每户发放转移明白卡;维护好预警喇叭,确保能正常使用;乡镇、村组对预案进行宣传并组织演练,一旦山洪暴发,要保证山洪灾害紧急避灾预案能够较好地实施,确保受灾人员能够安全避险。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