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读书心得】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有感——余伍洋
发布日期: 来源:易俗河镇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青春时代,然后人生历程中拉开差距,除了处的不同客观环境,主观影响外,很大程度上与青年的经历,人格状态有直接的关系,我记得书中陕西省延川县梁家问村民王宪平一语中“习近平是靠自己踏踏实实干出来的”曾任延川县文案公社党委书记,县教育局局长的白光兴也说“入党、提干、上大学都是习近平奋斗的结果”,我觉得不管一个人后台有多硬,父亲是谁谁谁,关键还是的靠自己,打铁先要自身硬,老祖先说的是有道理的。我2011年参加工作,在派出所从事协警工作,就对自己提出要求,业务要踏实,多看,多学,多想,你会的多了,精了,自然你在单位的地位就高了,我觉得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本书供给我最大影响的几个方面在于习近平的少年之至,有自己的追求,天将降大仁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不经历一番,怎么去成就自己的梦想,“立大志,办大事不高形式主义‘’是我最喜欢的一句话,为人民服务,我觉得不能是一句口头话,很多干部同志说,我当官小,做不了什么,我觉得不然,今天哪怕你只是帮群众解决一个下水堵塞,也是为民做实事,我一直觉得为民做实事,不是一天到晚窝在办公室闭门造车,一天到晚,一个人开会,干部得走出去,不出去,不体蔡民情,不实地勘察,你能知道下面发生了什么?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这就是为什么得出去走,习近平七年知青岁月就是走出去,他知道了农民最需要什么,工人最需要什么,干部最需要什么,这就为他后来的从政做人打下了准确的方向,给自己定下了追求的目标。
第二个方面,我觉得本书介绍习近平不忘学习给我印象很深,我们今天很多习主席报告中总是引用经典,厚积薄发得到了真正的体现,这也是我羡慕的,中华文明是从没有断过的文明,我们要做的只是复兴中华,我其实对学习英语很反感,一方面确实没兴趣,另一方面,为什么不是外国人学我们的汉语,汉语是世界使用人数最多的,我一直觉得汉语是我们民族自尊的体现。今天习近平强调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是建立在他对中国优秀文化和历史传统的深刻认识基础上的,我们现在的年轻人所接受的最多就是快餐文化,什么都会一点,什么都了解一点,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脚踏实地,不忘记给自己充电,这才是新一代年轻人该有的。
梁家河村民梁云明说:“习近平敢说敢做敢担当”这跟人的信用关系是一样的,成大事者都有一个特点:敢担责任,有自己的想法,敢干事,敢干大事,胆大心细,保持冷静。毛主席的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是一个概念的,这让我想起我的父亲,在一次进入水泥,水泥到货后,别人说贵了,也确实是贵了,我父亲硬是按协议价格收货,人物信不立,有句很流行的话“自己选的路,跪着也要走完。”
本书无异于对我们基层干部一次彻底的头脑风暴,敢做,敢当,为民做实事,勤学习,是我们学习这本书后,最大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