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读书心得】青年干部要做“加法”——宋浩欣
发布日期: 来源:易俗河镇
近期,易俗河镇机关干部间掀起一股阅读之风,即全体成员阅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一书,这本书充分展现了习近平真实的知青岁月和成长历程。读完习近平总书记的青年时代后,不经让我联想到当代的青年们。
现如今,青年通过层层选拔,进入公务员队伍,代表着最年轻的一代,是党和国家的希望,肩负着发展党和国家重任的历史使命,因此,青年干部要努力为公务员做“加法”,不做有损公务员集体的事情,要不负人民群众的厚望。
青年干部在思想作风上做“加法”,就要不忘初心,坚持本真。能通过如此激烈的公务员考试,成为一名新公务员可谓十分幸运,亦可谓付出终有回报。而每一个考生参考时都会有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这份初心在公务员工作中是十分珍贵的,也是必须坚持的一种本真。因为真正工作后,会发现政府工作十分纷繁复杂,并不光鲜亮丽,也不高大上,更没有娱乐性可言,它是一份实实在在为人民群众做实事的工作。而且随着职位的提升,会面临更多的诱惑,承担更多的责任和压力。因此,在官员中“庸政懒政怠政”“不作为”“踢皮球”“捞油水”等情况层出不穷。这时,曾经那份纯粹的初心便十分重要,它可以培养我们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明白“做官”在“做”而不在“官”的道理。
青年干部在工作作风上做“加法”,就要不忘初心,心存敬畏。敬畏是一种态度,是道德初心,是从政良心。翻阅过往的诸多腐败案例,可以发现,大多贪污腐败的官员都是自持为官多年,早已“摸清套路”,通过“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钻空子”行为,为自己牟取不正当利益,他们早已失去了对待工作的这份敬畏心。因此,对于新公务员,要时刻引以为戒,不忘初心,对待工作保持敬畏之心,将清廉真正外化于行,内化于心。在十九大新党章中,第三十五条明确规定,“党的干部是党的事业的骨干,是人民的公仆,要做到忠诚干净担当”,第三十六条明确领导干部具备的基本条件,其中就包括“清正廉洁,勤政为民”。《党章》是我们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必须时刻谨记的标准,每名党员干部都必须心存敬畏,严格遵守。
青年干部在学习作风上做“加法”,就要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习近平总书记提过,干部成长是有规律的,年轻干部从参加工作到走向成熟,成长为党和国家的中高级领导干部,需要经过必要的台阶、递进式的历练和培养。对于新入职的公务员,自进入队伍起,便来到了一个新的起点,大家都在同一个起跑线,新的征程再次开启。年轻干部在参加工作后,依然不能忘记初心,仍需坚持学习,砥砺前行。而“前行”需勇于下基层,敢去前往艰苦岗位,并以此为荣;“前行”需尽快适应新的身份,时刻谨记自己作为一名年轻干部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心系群众,真正为群众做实事;“前行”需打好基本功,敢于承担事情,多看,多学,多交流,多思考,多研究,多总结,立足岗位,结合工作,对照实际,真正做到学以致用、砥砺前行。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新进青年公务员干部通过层层关卡,才进入这个队伍,一定珍惜现在,发挥青年人的优势,从各方面为公务员队伍做加法,不忘初心,坚持本真,心存敬畏,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