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我们共同的记忆”征文《档案是记忆大全》
发布日期: 来源:湘潭县档案局
一个人的记忆是“思维活动”,一群人的记忆叫“共同经历”,一地方的记忆称“方志”,一国一民族的记忆名“史”。档案集各类记忆于卷册,是我们共同的记忆。
都说往事如云烟,可档案却能拨云见日,让记忆往事如此清晰。
不久前,湘潭县档案馆接待厅来了5对年近7旬的老夫妇。他们是我县石潭镇的居民,5位男同志是老战友,那天相约而来查找各自的结婚记录,想将户籍由现在定居城镇转回年少时参军离开的村庄。当他们找到各自的结婚材料时,青春的记忆一经开启,思绪信马由缰,当中穿白衬衣老头善于活跃气氛:“想当年我也是仪表堂堂,岳母娘最喜欢我这个郎崽子了!”“你姨妹子也喜欢你喽!”一个瘦老头插科打诨。哈哈哈,在场者都爆发出一阵阵笑声。白衣老头当仁不让:“那当然,当年我在部队是当炮兵的”。又是一阵阵笑声。这群7旬老人开起玩笑来意气风发,时光仿佛倒退几十年,经历大半生,见档仍是少年。
档案,让老人们有了青春岁月共同的记忆。
那一刻,我有种莫名的触动,喧闹过后,我静下心来审视我从事的档案工作。这些年来,我记不清曾打开多少次库房门,调阅过多少案卷,关心的往往是档案能为群众解决多少实际问题。现在想来,每次档案查阅利用,满足现实需要的同时,不也是在开启记忆之门吗?找到了案卷,就激活了记忆开关,如烟往事又清晰地呈现在我们面前,档案是触发记忆最深处的真实素材呀!而利用好档案素材,精心选择,串联起来,就能凝成一幅历史长卷,如此悠远而有张力。
今年,我们筹划在新建的档案馆一楼展厅建设个反映湘潭县档案历史人文和建设成就的综合性展示中心,为此,做了大量前期基础性工作,也外出学习考察了本省几个兄弟单位的布展情况。
在浏阳市档案史志馆参观学习时,“浏阳记忆—浏阳历史发展档案陈列”让人印象深刻。展览利用大量的档案原始素材,展现了浏阳悠久的历史、奋斗的历程、杰出的人物、发展的成就,仅一个1200平方米的展览,涉及浏阳过去、现在重要点点滴滴、方方面面的内容,展望了浏阳更美好的明天。让浏阳的记忆由远及近穿越时空,如此真实、如此亲切、如此传神,我们深切地感悟到蕴含其中浓浓的“历史味、书卷气、现代感”,这是档案陈列展览特殊的功能作用。
档案,承载了一座古老又现代的城市绵延发展二千余年的记忆。
当我为同行们用档案记录历史、留住记忆的责任心和表现力敬佩的同时,也更多了份紧迫感。我们湘潭县在打造现代壮县、幸福莲乡之时,作为档案人,不能老守着丰富的档案资源缺少作为,应由等人上门的被动式服务转变为挖掘资源,服务县域经济、文化、社会等各项事业发展的主动式服务。要抢抓时间机遇,将我县丰富的档案资源挖掘出来,精心制作,将我县档案展示馆打造成展现湘潭壮县的悠久历史、湖湘厚重文化、名人精神风采的平台。让外界更深入地了解我县,同时也激发我县人民的自豪感、责任感、使命感,让档案资源优势更好地服务县域建设事业。
档案,要让古老湘潭县的历史人文记忆激荡时代大潮。
在众多的档案利用中,情感需求更能唤起人们对岁月的思索,对友情的回味、对人物的缅怀。于是,家庭档案让人不由发出“时间都去哪里了”的感叹,学籍档案让老友产生“称名忆旧容”的欣喜。而当七十年前那群民族英雄化身的档案文字出现在我们面前时,我脑海里翻腾出的是铁血,是民族的苦难和不屈的意志,是英雄们坚毅的面容、挺立的身躯、豪迈的誓言。
抗战胜利七十周年纪念日前,很多抗战老兵亲属来我馆查阅老兵们的信息。大多数抗战老兵已经离我们远去,他们带走了那段铁血历史,但老兵们的荣耀、民族的苦难和抗争却不能忘记。当记载老兵们的姓名、部队番号、籍贯、年龄的档案呈现面前,我深切地感受到了现场的庄重和虔诚。这是不同以往的档案查阅,那是热血凝固和风云散去后对一个民族优秀份子庄严的追思,是对一个民族热血铸就的英勇历史无尽缅怀,于是,我象举行仪式一样,帮查阅者复印好案卷并盖好章,双手呈交给他们,好象那段历史就在我们手上,更在我们心中。
档案,铭刻了一个伟大的民族和他的优秀儿女抵抗外侮、光复中华共同的记忆。
是的,档案,你为历史留痕,为现实服务,替未来着想。我骄傲有缘从事这份事业,人们把教师比喻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而档案人,是否可以称作人类记忆的保管员,因为他们用自己的耐心和执着收集着我们共同的记忆—档案。
(王建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