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解读回应 > 回应社会关切

H7N9防控知识

发布日期:     来源:政务中心

    

  H7N9是由H7N9病毒引起的一种呼吸道传染病,主要传染源为携带H7N9病毒的鸡、鸭等禽类及其污染的物品和环境。H7N9可以经过呼吸道传播或者密切接触被病毒感染的分泌物、排泄物、水等环境传播至人。

  一般来说,所有人对H7N9病毒均易感,但是有些人是高危人群,例如从事养殖、分拣、运送、销售、宰杀和病、死禽处理等人员。此外,老年人、孕妇、患有慢性病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和免疫功能低下者也要注意防范。

  H7N9潜伏期一般为7天左右。患者一般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如发热(体温在38℃以上)、咳嗽、少痰,可伴有头痛、肌肉酸痛和全身不适,重症患者病情发展迅速,可表现为重症肺炎。在日常生活中要重点做好以下几点来预防H7N9。

  1、选择购买“白条鸡”,禽肉、禽蛋煮熟煮透后再食用。

  2、不接触、不饲养、不宰杀活禽。

  3、早报告:发现不明原因死亡的禽鸟,立即向当地兽医或卫生部门报告。

  4、早就医:活禽养殖、屠宰、贩卖、运输、加工等从业人员或经常接触活禽的人如果出现发烧及咳嗽,要立即就医,告知医生发病前与禽类接触等情况,并在医生指导下治疗和使用抗病毒药物。

  5、讲究个人卫生。要做到勤洗手和勤清扫,即接触禽类后及饭前要用肥皂和清洁水洗手,禽类养殖和售卖人员要经常清洗衣物、清洁禽舍及运输设备。

  6、妥善处理病死禽:不宰杀、不买卖病死禽;死禽要深埋(不要随意丢弃)。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